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

全台失智症患者約24.4萬人,郭綜合醫院探討失智病患的行為及精神問題

民意日報記者李麗梅.陳素珠報導/失智症不是一種老化現象,而是一種腦部疾病,其症狀不只是記憶力減退,認知能力受到影響。同時還可能出現憂鬱、妄想、精神病、攻擊行為、睡眠失調或漫遊等種種異常行為,這些足以影響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。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推估,目前全台失智症患者約24.4萬人。
家中若有一名失智症患者,影響不單只有家人,還包括親人及朋友的生活。一旦罹患失智症,不僅病人會因「遺忘」而痛苦,家人更是於心不忍。此外,失智症長者有2/3易併發妄想、幻覺,憂鬱、冷淡、失眠、攻擊、重複言語或動作、遊走及情緒激躁不安及抗拒等精神行為問題,目前臨床上認為老年憂鬱很可為是失智症早期徵兆之一,若發現家中長輩在情緒和行為上有些改變,且維持好長一段時間,就要當心是失智症警訊,則應特別注意。此外,「遭竊」、「妒嫉」與「被害」的想法,也是失智症常見的精神症狀,這些想法可能交互出現,比如同時出現遭竊與被害的心理,當老年人第一次出現這些症狀,就該就醫。不過,多數家屬趨向緩和的處理方式,把這些症狀當作老人家一般的情緒反應,多數忍耐。
郭綜合醫院身心科醫師黃泰銘表示,這些精神行為病徵,在臨床上不但常見,也是照顧者最大的壓力來源,不但使病患和家屬的生活品質下降,行為問題的出現往往是家屬無法持續再照顧的主要因素,家屬在照顧過程中,須面臨不同種類及不同層面的問題與嚴重挫折感,常讓主要照顧者倍感壓力,難以承受。
    黃醫師表示,家庭成員幾乎是老年失智患者最主要的生活照顧者,由於病程長且為進行性的退化,因此對於患者的照顧需要投入大量的愛心、耐心和恆心。但人在這方面總有限度,照顧者要接受自己的情緒和限度,和家人討論照顧問題,家庭成員共同分擔責任彼此支持與鼓勵,及尋求醫院服務。失智症照顧者的壓力,包括生理壓力、心理壓力、社會壓力、經濟壓力等。主要照顧者的負荷程度與壓力,往往也隨著病人病情變化與行為問題的增加而加劇。而且我們應讓家屬了解病情與病程,患者出現的精神行為問題並非故意,而是疾病本身所導致的,並接受病情變壞是會發生的、主動尋求協助。
黃醫師表示,在醫療上我們投予抗憂鬱劑來治療憂鬱的情緒、抗焦慮藥物治療因焦慮引起的激動行為、或使用抗精神病藥治療精神病症狀。適當的藥物治療,不僅可以減緩其認知功能之退化速度,也可改善其行為精神問題。
黃醫師表示,儘量少改變病人的生活環境,失智症患者學習能力降低,很難適應新環境,因此若不得已要改變他熟悉的環境,最好維持基型態、佈置,以免對患者造成衝擊。失智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,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,逐漸進入中度、重度、末期症狀,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,有個別差異。瞭解疾病的病程與症狀,可以幫助患者、家屬預做準備,以因應疾病帶來的生活變化。治療歷程是雙向的,以致只要病患能稍改善亦能降低照顧者負荷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